- 王启鹏;
对于苏轼贬寓惠州的思想和文学创作,历代都是有些争议的,主要表现在思想是否消极?艺术上是否平淡?上个世纪80年代后,研究苏轼寓惠的论文比较多,在理论上有新的突破。文章从苏轼的寓惠生活、寓惠思想及文学创作等八个方面,分门别类地介绍了有关论文的主要观点,让读者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苏轼寓惠研究的新成果。
2013年01期 v.33;No.136 1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3K] - 陈友乔;
对于苏东坡与惠州文化的关联的认知,官方、民间、地方学者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偏弊,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强调东坡对惠州情有独钟;二是夸大东坡对惠州人文发展的作用。为此,要进行反思与纠偏,准确、全面、透辟地把握东坡与惠州文化之间关联度,既不能急功近利地停留在肤浅庸俗的宣教层面,又不能近距离地观照而导致学术理性的缺乏。这种反思与纠偏,不仅对惠州的苏东坡研究,而且对其它地方的地域文化研究,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2013年01期 v.33;No.136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2K] - 喻世华;
苏轼在岭南度过了长达六年多的贬谪生活。宋代岭南分置广南西路和广南东路,与今天的广西和广东行政区划概念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研究苏轼与广西的关系,当然应该立足于今天的行政区划。很显然,苏轼与广西的关系,不如广东惠州、海南儋州那样直接,但两次借道经历,使苏轼与广西结下了不解之缘。苏轼面临困境甚至绝境时的刚强、坚守与旷达,情谊为先的道德风流与人格魅力,以及在广西留下的遗迹,为广西的人文历史增色不少,对于今天的人们同样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
2013年01期 v.33;No.136 27-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4K]
- 任美慧;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认知情境创设的现状、现实困境及其根源逐一进行了研究。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目前已经进入主客体对话关系确立、教育载体创新、教育介体创新等新的阶段,但现实困境是目标设计不够合理、内容安排脱离实际、组织教学不够科学合理等,其根源在于传统主知主义教学理念、忽视认知规律和认知特点,缺乏多种资源有效整合等。因此,教师必须回归到教学实践,同时整合多种教育资源,形成教育的合力,教育的立体全方位效果才能凸显。
2013年01期 v.33;No.136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0K] - 王爱民;
地方高校服务企业、服务社会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转变办学模式和服务理念的时代要求,是推动高校自身建设发展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繁荣,推进高校与社会、企业深度合作交流的重要举措。文章以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主体、客体、资源、对接四方面关联性要素进行分析,提出强化服务对接意识、注重发挥高校科研优长、结合高校自身特点走特色化道路等地方高校服务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方式和路径。
2013年01期 v.33;No.136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1K] - 邬强;
地方高校学生党员作为地方社会经济服务建设的主力军,不仅要具有过硬的知识技能,还要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地方高校学生党员素质的高低对开展地方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具有很大影响。近年来,地方高校培养发展大学生入党工作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文章重点分析了当前地方高校学生党员现状和培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地方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模式,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可行的地方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工作体系。
2013年01期 v.33;No.136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1K] - 王伟国;
随着西部大开发建设及全国对口援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新疆高等教育事业也随之快速发展。近年来,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招生比例不断扩大,少数民族贫困生的思想教育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做好新疆高校少数民族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目前新疆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旨在从思想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出发,就目前新疆高校少数民族贫困生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思路进行了探讨,以求对少数民族贫困生思想教育工作有所帮助。
2013年01期 v.33;No.136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8K] - 张昌勋;
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不仅影响教师专业成长、学生素质发展,而且也影响学校的安定和谐。消除教师职业倦怠除了领导关心、社会关爱、制度调控外,更需要农村中学教师学会自我调适:坚定理想,放眼未来;修养师德,关注形象;读书学习,提升素质;端正态度,调整心态;丰富生活,转移情绪;合理期待,不断追求;学会放松,释放烦恼。从而让身心健康和谐地投入工作和生活,并为新时期人才培养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013年01期 v.33;No.136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9K]
- 陈文敏;
地方高校与其他研究型大学的新闻学教育设置严重趋同,存在着人才培养定位模糊、特色不鲜明、市场认同度不高等问题。专业综合化改革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专业建设与改革的一大趋势。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综合改革的整体设计须在增强服务地方能力、彰显办学特色和差异化培养上下功夫。
2013年01期 v.33;No.136 105-107+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1K] - 苏梅花;
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主性学习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突破,是对学生和教师传统教学地位的一种冲击。自主性学习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模式的评估上,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估,也要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评估。这种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的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也使学生养成独立学习习惯。
2013年01期 v.33;No.136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5K] - 刘玉侠;侯瑞瑞;
文章论述了通过进行"专业思想道德"和"专业法律法规"的演绎,以及把演绎和归纳结合起来,深化理论教学的教学方法改革,力求从一般理论中建立具有共性与个性内在联系,从不同专业的个性出发,在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实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形成较为严谨的教学体系,并阐明了演绎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和实际意义。
2013年01期 v.33;No.136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1K] - 郑曼怀;
随着高中毕业生英语水平的逐渐提高,单一的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已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查结果显示,作为大学英语基础课程的补充和完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开设是顺应学生学习需求的。学生迫切希望通过英语后续课程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以满足专业学习和就业需要。
2013年01期 v.33;No.136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4K] - 孙士新;李海燕;
以高职学生就业所必要的职业素养能力、基本理论知识、岗位实践技能为视角,重构高职课堂设计模式,并针对重构后的课堂设计模式,制定学生评价、课堂考核、任务完成等实施策略。
2013年01期 v.33;No.136 118-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