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建新;
以内生增长理论为基础,利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了国内研发、知识进口和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国际技术溢出是我国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高等教育程度的人力资本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为负,其原因在于人力资本配置的非效率;研究还发现,只有中等教育程度的人力资本才是国际技术转移的吸收者。此外,分组检验没有发现技术外溢和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
2010年02期 v.30;No.119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 孙栩瑜;张岳恒;
以投资——增长理论和协整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研究投资与增长关系的模型,并用以分析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与GDP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固定资产投资不能超过一定的"度",中国目前的投资仍然是粗放型的,而不是集约型的,投资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2010年02期 v.30;No.119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李蓉;
目前,我国连锁企业物流配送存在着第三方物流配送使用率低、统一配送率低、规模小、现代化水平低等问题。文章依据JIT生产方式的工作机制,发挥第三方物流的积极作用,借鉴戴尔公司成功的第三方物流配送的成功经验,将传统的第三方物流与JIT的工作机制有机结合,构建出基于第三方物流的JIT配送模式,以利于提高我国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的效率。
2010年02期 v.30;No.119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戴春平;
针对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发展趋势、学生的社会情境和人际关系状况相脱离弊病,通过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特点的中心型、整体型和水圈型三种晕效应模型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实施模式,提出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过程中应利用好学生人际关系,把握重点,防止均衡用力,同时不遗漏对边缘学生的个体教育措施。
2010年02期 v.30;No.119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 邬强;
突发事件应对管理是当前地方高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为进一步健全地方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对地方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量化评价就显得非常重要。文章从三方面,为量化评价地方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效力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法。
2010年02期 v.30;No.119 103-105+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张璇;
教学督导工作作为高校教学质量控制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日益引起各高校的重视。文章通过对当前高校督导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突出督导工作的地位、建立完善的教学督导机制、构建教学督导职能新格局、建立专兼职结合的督导队伍的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010年02期 v.30;No.119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李江山;
方言区高校存在方言多而杂并且根深蒂固的现状,因此其推广普通话的语言环境较差。地方高校应充分认识到自身推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树立正确的推普意识,通过建构推普机制、营造推普氛围、改革普通话课程教学方式等措施有效地促进方言区地方高校的推普工作。
2010年02期 v.30;No.119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刘春宁;
过渡语是由方音向普通话音转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言语应用现象。方言区人在说普通话时对自己原方言进行改造,形成既有所属方言的地方音特征又有普通话音的过渡语。普通话教学应该针对方言区人的过渡语进行正音训练,帮助他们在说普通话时减少方言音而向纯正普通话音靠近。
2010年02期 v.30;No.119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张欢;
当前的英语专业教学中,重技能、轻人文的传统倾向应该被摒弃。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给予语言技能、文化知识和文学价值同等的重视。语言技能和人文素养的平衡与交叉能使英语专业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在语言学习领域里体现出自身的优势。
2010年02期 v.30;No.119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吴伟英;
通识教育在我国大学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从大学英语课程的目的和功能看,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属于我国高等教育中通识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要加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力度,大学英语课程必将在通识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0年02期 v.30;No.119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徐金玲;
新课程提倡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对话课堂是扁平化课堂,具体表现为学生鉴赏文本放任化、师生间一问一答简单化、生生间小组讨论肤浅化,在教学中要努力使课堂超越扁平化,并从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间、学生自我的对话这四个层面来进行对话教学的立体化探索。
2010年02期 v.30;No.119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本期数据